成品油

中國油價定價機制終於能上能下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宇峯:7月底,國際原油價格連續下跌,跌破6月30日國家發改委上調成品油價時高達70美元/桶的水準,終於迎來接軌國際之後國內成品油價格的第一次降價。

在經歷兩輪價格上漲之後,國內成品油價格降了0.1元——中國油價的定價機制終於能上能下。

按照5月初頒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在22個工作日內,當國際成品油價格漲跌超過4%時,發改委相關部門就會啓動價格調整機制。但遺憾的是,在國際油價重新復甦的整體背景下,不斷上調的成品油價格調整引發一場社會公衆的普遍公憤。

7月底,在炎炎夏日中國際原油價格連續下跌,跌破6月30日國家發改委上調成品油價時高達70美元/桶的水準,終於迎來接軌國際之後國內成品油價格的第一次降價。儘管此次下調的價格幅度不大,但媒體認爲這是發改委能公正執行辦法的一種良好「信號」,並藉此贏回一點之前失去的公衆信任度。

您已閱讀11%(292字),剩餘89%(22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