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是奢侈消費?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殷紫:一節課2小時,180元,在美國算貴嗎?貴!因爲學生只有1歲大。歐美的早教活動通常是「教父母」,且是非盈利性的。

國內的朋友問我,兩小時的課程,人民幣180元,放到美國算貴嗎?

貴。因爲上這堂課的學生只有15個月大。就算這堂課的內容是「開發智力」,會使寶寶「心靈手巧」,是被新父母們所頂禮膜拜的「早期教育」,我還是要說,貴,而且未必貴得值。

所謂「早期教育」,專家們早有更嚴謹的定義,我就不在這裏班門弄斧地拷貝粘貼了。作爲一個也正在邊學邊做的媽媽,我自己的體會是,寶寶從出生那一刻起,早期教育就算開始了。餵奶、換尿布、睡午覺,所有日常瑣碎和流水,只要你有心,都是和寶寶交流和教育的契機。所謂「潤物細無聲」,我覺得此話最能帶出嬰幼早教的精髓,它講究的是充滿愛心和耐心的引導,而非立竿見影的速成和嚴厲刻板的訓導。既然嬰幼早教的對象是年幼的寶寶們,那麼早教最好的老師則是爸爸媽媽,而非任何早教中心的老師。

您已閱讀21%(340字),剩餘79%(13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