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昨日講述了一個「雙行記」。它給後危機時代的一場討論提供了一個有趣的透視棱鏡,這場討論的焦點是是否應像《葛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隔離投行業務與商業銀行業務業務那樣,將大型銀行一分爲二。在摩根大通的淨收入中,投行與商業銀行業務平分秋色。其投行業務追隨了高盛(Goldman Sachs)第二季度的創紀錄表現,服務費達到22億美元,推動淨收入成長了近3倍。該公司將停止單列其與抵押貸款相關的槓桿貸款敞口,翻過了信貸緊縮危機中的一個章節。
然而,緊縮感仍瀰漫在零售業務中,預計優先和次級抵押貸款及信用卡業務的虧損將上升。的確,初期的拖延還款正在減少,但沒有人知道,這是希望的春天已經來臨,還是絕望的冬天中出現了一個罕見的晴日。
且把摩根大通投資證券組合(一項橫跨商業銀行與投行業務分界線的公司業務)異常高的收益放在一邊,該公司「普通」銀行業務(商業和零售銀行以及信用卡業務)虧損約2.9億美元,而「高活力」的投行、資產管理以及債券和證券服務業務取得了22億美元的收益。與問題貸款相關的成本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較上一季度大幅上升。但「普通」銀行業務令那些「高活力」銀行業務相形見絀,在摩根大通97億美元的信貸成本中,前者所佔比例超過90%。
您已閱讀74%(548字),剩餘26%(1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