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宗商品價格在2008年下半年大幅下挫,投資者正在質疑大宗商品超級週期的概念,以及投資此類資產的理論依據。
實際上,今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15%,要歸因於一些暫時性因素,其中包括投機性空頭回補以及中國收儲。不過,去年大宗商品價格近40%的回落,應被視爲大宗商品長期牛市一次健康的回調。的確,未來幾年,預計大宗商品將表現良好,原因有以下三點。
首先,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力量在於新興市場經濟體。1997年至2001年的一系列新興市場危機期間,這些經濟體經歷了重大經濟困難,此後,它們一直在償還債務、增加儲蓄並累積儲備。由於這種結構性經濟實力以及這些經濟體目前正施行的經濟刺激措施,我們預計,未來十年,新興市場經濟體將成爲全球成長的主要推動力。最爲重要的是,由於這些處於工業化過程中的經濟體對大宗商品有著強烈興趣,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的需求應會激增。中國的銅消費今年已出現快速成長,因爲中國的財政刺激方案及貸款快速成長,共同推動著經濟復甦。我們的長期需求預測顯示,2020年之前,僅金磚四國(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尤其是中國——的關鍵大宗商品消費就將佔到全球的絕大部分,因爲這些國家的經濟將繼續快速成長,它們對於大宗商品的依賴將日益增強。
您已閱讀38%(522字),剩餘62%(8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