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蓋特納

美國財長「劫貧濟富」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蓋特納制定的公私合營投資計劃核心是,以遠高於市值的價格從商業銀行手中購買問題資產,企圖把鉅額納稅人資金向這些銀行轉移。

官方稱爲公/私投資計劃的蓋特納-薩默斯(Geithner-Summers)計劃,通過以遠高於市價的價格從商業銀行手中購買問題資產,暗藏着把多達數千億美元的納稅人資金向這些銀行轉移的企圖。該計劃以市場交易的方式進行,但這只是一個幌子,因爲政府將投入90%或更多的資金,而且「價格發現」過程並不真實。毫不奇怪,這些銀行的股票市值較兩週前的低點上漲了約50%。正當納稅人站在一旁爲股市的上漲而歡呼的時候,他們已成爲了輸家。正是他們的資金引發了股市的反彈,然而銀行纔是受益者。

該計劃的實質是利用政府的預算外資金,高價(雙倍或更高的價格)購入銀行的問題資產。這通過促成競標問題資產的私人投資者進行單向押注來實現,然後可笑地稱之爲「私人部門價格發現」。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面值爲100萬美元的問題資產有20%的幾率可以全部收回,有80%的幾率能收回20萬美元。風險中性的投資者願爲該資產支付36萬美元。

此時政府出面了,表示將爲投資者購買問題資產提供90%的融資,而且將以無追索權貸款的方式提供這筆融資。無追索權意味著政府貸款僅由問題資產的抵押品價值提供支持。如果收回的問題資產較少,投資者就不會如數償還貸款,政府最終獲得少量的還款,而不是全部。

您已閱讀33%(517字),剩餘67%(10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