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有一個市場信心出現改善的跡象:資金正再次流向東方。EPFR Global的報告稱,過去的兩週,外國投資者已將超過5億美元資金投入亞洲股票基金。這些投資者怎麼會不這麼做呢?最受歡迎的風險偏好衡量指標之一——不包括日本的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亞洲指數(MSCI Asia ex-Japan Index)——自去年10月底觸及4年低點以來已上漲近五分之一。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則下跌了十分之一。今年漲幅排在前10位的股指有9個來自新興市場,中國股指以28%的漲幅名列榜首。鄧普頓(Templeton)的馬克•默比烏斯(Mark Mobius)等權威人士表示,現在是時候大舉建倉並獵取廉價資產了。
要提防反彈的熊市!花旗(Citi)指出,1998年1月,在亞洲股市從1997年7月的高點下跌50%之時,流入該地區的資金同樣轉爲正值。但那時介入的投資者在股市最終於當年9月初觸底前,虧損了約三分之一的資金。當時,以亞洲爲投資重心的基金以現金形式持有的資產比例同樣達到了17%的峯值,較當前水準高出5倍。而市淨率等其它指標目前也基本上不比那時更有誘惑力。迄今爲止,地產股是唯一降至上次衰退低點的板塊。
金融危機最嚴重的階段很可能已經結束。但經濟危機纔剛開始做熱身運動。以中國爲例:單是過去的一週,鋼鐵價格進一步下跌,外國直接投資(FDI)急劇收縮,煤炭銷售量暴跌,電力需求依然低迷,房地產領域的固定投資降至數十年來的低點,財政部下令大幅削減差旅和接待經費,以遏止預算赤字的上升。
您已閱讀78%(633字),剩餘22%(1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