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隨著歷史事例的影響力不斷減退,以及在個人相對於政府或社會的地位這一問題上觀點的分化,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多地從法律角度尋找銀行保密制度存在的理由。
上週,美國當局成功地迫使瑞銀(UBS)披露約250名涉嫌利用虛假企業逃稅的客戶,這意味著又一個重大突破——有朝一日,這一突破或許將被認爲是決定性的。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級研究員本•斯太爾(Benn Steil)表示:「瑞士的銀行保密制度遭受了一次重大打擊。」
您已閱讀18%(235字),剩餘82%(10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