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借鑑新加坡

讀者宋廣磊:讀者宋廣磊:縱觀全域性,新加坡始終是中國的借鏡,雖然中國幅員遼闊、地理人文複雜,具有新加坡不具備的廣闊迴旋餘地。

我覺得從《「新加坡模式」風光不再》一文中可以看出,新加坡行動黨政府和美國歐巴馬政府同樣面臨著如何採取措施,以應對日益深化的經濟危機,使得社會和經濟走上正常發展的軌道。

只是面對經濟衰退,兩國民衆對政府的反應卻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在美國,人們雖然對歐巴馬的經濟刺激政策和新任財長的銀行體系救助計劃表示懷疑,並且提出非常尖銳的批評意見,但依然是正面積極的,而且依然對政府行爲給予鼓勵和期待。而在新加坡,人們顯然表達出不滿,並且可能衝擊「一黨獨大體制」。

這些不同緣自政府與民衆關係產生的機制有別,美國是一個民主化、兩黨制、三權分立的國家,歐巴馬通過全民選舉產生,根據契約精神具有公正合法的權力;而新加坡自建國以來,人民行動黨一直掌權,實行所謂一黨執政的開明專制,與社會達成一份不成文的協議,即會帶來繁榮和維護多民族社會的團結。

您已閱讀30%(358字),剩餘70%(8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