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投行風險規避趨勢顯著

歐洲幾大投行紛紛拋售不良資產並提高資本率,甚至超過了監管機構的要求。冒險的商業模式已經失效,槓桿業務也已瓦解。各家銀行都在全面反省他們的商業模式。

瑞銀(UBS)、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瑞信(Credit Suisse)宣佈,在減記、交易虧損和壞債的共同打擊下,第四財季虧損慘重,以此爲它們最糟糕的一個財年畫上了句號。虧損最重的是投資銀行部門,而在2006年的全盛時期,瑞銀和瑞信超過三分之一、德意志銀行將近三分之二的稅前利潤都來自這個部門。

如今,投行業只能將希望寄託於競爭對手減少、利潤率上升以及客戶對外匯、利率與大宗商品交易的需求迅速增加。通過削減獎金和裁員,投行得以比商業銀行更快地降低成本。

然而,監管壓力以及對風險偏好的驟降,已經抹去了從證券化到自營交易等一系列利潤豐厚的業務。

您已閱讀20%(279字),剩餘80%(11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