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專欄:對沖基金的夢魘之年

隨著金融危機波及到國債以外的所有資產類別,對沖基金的回報率正大幅下降。行業監管加強,再加上賣空禁令,誘發了贖回潮。可預見的將來,對沖基金將在市場議價中處於弱勢。

DB Zwirn和Polygon等十億美元規模的對沖基金巨擘已經認輸。5家收入最高的基金經理受到了美國國會的調查。美國政府正念叨著要加強監管(儘管成批破產的,正是金融市場上監管最嚴格的機構——銀行)。賣空禁令使對沖基金喪失了主要風險管理手段,導致了在市場最需要資金時投資者加速撤資的情況。贖回大規模出現,其中許多來自於那些對私人股本承諾過高的機構,它們需要從任何可能的地方獲取現金。

對沖基金行業的基本經濟學正在發生變化。「對沖基金」一詞的意思已變成一套相當標準的條款——2%的管理費,20%的業績報酬。如今,更多對沖基金將費率設定在1%的管理費和10%的業績報酬——而這些基金是由擁有良好記錄的優秀經理來管理的。當然,對沖基金可以自由收取更高費用。但爲了與新的費率基礎競爭,它們最好取得驚人的業績。

對沖基金的定價越是接近資產管理行業的主流水準,它就越能夠成爲一項規模業務。例如,1億美元初始資金的1%就可能提供充足的原始資本,足以發起一隻基金並由一個小規模、沒那麼優秀的經理團隊運營。如果該基金通過業績實現了10%的回報,那麼它將再獲得100萬美元,用於給員工發獎金。然而,如果一隻基金的初始資金只有5000萬美元,那麼不管回報率有多高,它仍可能相當艱難。

您已閱讀83%(528字),剩餘17%(1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