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樓市:「國三條」仍然不夠?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在市場已經出現「利好疲勞」症狀的時候,中國應該考慮什麼是已被證明的最有效的復甦手段,而不是更多更有力的新刺激。

在一個多月的密集政策刺激下,中國市場似乎開始「利好疲勞」——伴發的一個病狀是 「渴望無限」(Ask for more)。

12月17日,中國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推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三項政策(即「國三條」),包括未來3年解決750萬戶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減免購置和交易普通商品房的稅負;並加大對地產商的融資支持。「國三條」表明了中國最高決策層對地產業的支持態度。三方面的政策惠及中國地產市場所有重要的參與者:低收入家庭、中高收入者和地產商,並在貨幣和財稅兩個層面同時進行鬆綁。

然而,市場普遍認爲「國三條」弱於預期,更一致的判斷是「未來還有更多更大力度的救房政策」。隨後股市的反應似乎也印證了這樣的判斷,12月18日,滬深兩市的房地產股並沒有出現大漲局面,其中上證地產指數僅比前一個交易日上漲了0.76%,還不到同日上證綜指漲幅的一半。

您已閱讀32%(373字),剩餘68%(7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