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買悲劇的教訓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印度孟買襲擊事件的教訓有三:一、酒店日益成爲恐怖分子的選擇目標;二、問題的中心在南亞,而不是中東;三、衝突會製造恐怖。只有印巴聯手,纔有可能贏得反恐怖主義戰爭的勝利。

我的下一站是孟買的泰姬瑪哈酒店(Taj Palace hotel)——也就是上週悲劇性傷亡和圍攻事件的發生地。當時,那裏幾乎沒有防禦措施。現在看來,這樣做很糟。但令人遺憾的是,你可以在這些酒店設置嚴密的檢查措施,但它們還是很難防禦。今年早些時候,我還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的萬豪酒店(Marriott)住過。那裏所有進入酒店的車輛都要接受爆炸物檢查。但幾個月後,一枚炸彈還是將那裏夷爲平地,造成數十人遇難。

反恐專家將深入反思孟買襲擊事件,尋找教訓和想法。這裏有三個教訓。第一,酒店日益成爲恐怖分子的選擇目標。第二,問題的中心在南亞,而不是中東。第三,衝突會製造恐怖:因此煽動印度與巴基斯坦開戰,可算是孟買襲擊者的勝利。

貧困國家的五星級飯店將自己作爲避難所來推銷,但它們正日益成爲恐怖主義的目標。目前,已遭受恐怖分子襲擊的酒店包括:孟買的泰姬瑪哈和奧貝羅伊(Oberoi)、伊斯蘭瑪巴德的萬豪、喀布爾的塞雷納(Serena)、安曼的君悅(Grand Hyatt)和麗笙(Radisson)、塔巴的希爾頓(Hilton)以及雅加達的萬豪。歐洲和北美的酒店很可能就是下一個受害者。

您已閱讀26%(485字),剩餘74%(13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