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併吞澳洲礦業良機?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梁雯昕:雖然美國發端的金融危機仍在翻覆,但塵埃落定後市場重心仍將回歸到以礦產爲必需品的實體經濟。更重要的是,全球動盪之中,中國的資金投向礦產資源仍然勝過繼續砸向波譎雲詭的美元和美國債券。

一年半前,鞍鋼以每股0.60澳元的價格收購澳洲中型資源企業Gindalbie Metals 12.94%股份,當時澳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大約在1比6.4左右。隨後Gindalbie的股價迅速狂升到每股1.50澳元以上,今年六月甚至高達1.82澳元;同時澳元匯率也在今年七月創下新高,匯率幾乎與美元持平。那可算是澳洲礦業最風光的時候:即使匯率如此之高,但是國際上尤其是中國對於鐵礦石等主要大宗商品的需求仍然十分熱切,礦業公司們大幅加價依然不愁銷售,西澳資源業的利潤以驚人的速度在飆升,還帶動了地產、汽車和奢侈品等行業的繁榮。

那段鐵礦石價格瘋漲的日子如同一場美夢,但美夢總是醒得太快。誰也沒想到美國華爾街帶來的一場海嘯會讓好日子就這麼結束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許多礦業公司的股價被打回了原形——Gindalbie現在的股價大約在每股0.40澳元,澳元兌人民幣匯率在1比4.5左右,甚至更低。

澳洲首富礦業大亨Andrew Forrest最近警告說,與中國國內成長無關的項目都將很難拿到融資,他也不再依靠歐美投資者獲得資金。當然,Andrew Forrest是不愁出路的,他的Fortescue金屬公司不久前已向中國運出第一船鐵礦石,而之前與中國的長期合約足以讓Andrew Forrest一躍成爲澳洲的首富。不過起家之初,Andrew Forrest的30億美元融資大部分來自於歐美的投資人。

您已閱讀20%(591字),剩餘80%(23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