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背後的微妙權衡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郭國松:假新聞之所以屢屢不絕,其根本是媒體的利益選擇:娛樂假新聞涉及的都是明星;而時事政治新聞造假,則多半源於限制。

這起娛樂報導之所以頗具看點,蓋因當事人都是公衆人物——男主角李厚霖曾是名女人李湘的前夫,因經營鑽石生意,享有「鑽石王老五」的雅號,隔三岔五總要被娛樂圈抖出點是非來;而女主角李佳薇則是出生在北京、後來移居新加坡的乒乓球女運動員,被稱爲該國乒壇女一號,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奧運會上率隊奪得女子團體銀牌。

不料,報導發出後,李厚霖和李佳薇隨後通過公開否認此事。李厚霖在聲明中說,他根本不認識李佳薇,今年也沒有去過新加坡。「本人9月22日就離開北京到西藏阿里,何來9月底在北京登記結婚之說?最奇怪的是,在發佈這樣一條新聞之前,這個記者這家報紙沒有任何電話採訪,沒有任何的核實,就發表了新聞。」他還說:「這是一條令人心寒的娛樂假新聞,造假造到這種程度,已經不僅僅是讓人失望,而是讓人覺得可怕。」緊接著,正在中國準備參加一場比賽的李佳薇表示震驚:「我都不知道這件事是怎麼出來的。」「我和李厚霖也沒有過任何聯繫。」

我向來對娛樂圈內那點齷齪的事情嗤之以鼻,那些吸引公衆眼球的所謂新聞,不外乎今天張三跟李四好上了、明天李四又投向王五懷抱,無聊且不說,關鍵的是你根本不知道真假,有些緋聞據說還是男女主人公精心策劃的。而公衆被如此「愚樂」一番,似乎也沒有太多的不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類似於導演與女演員之間流行的「潛規則」:與娛樂圈有關的新聞是可以隨便編造的,不受新聞的真實性這一基本原則的約束。

您已閱讀29%(586字),剩餘71%(14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