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擁有70年曆史的JP摩根(JP Morgan)出手平息1907年的紐約金融危機(Bankers Panic)以來,甚至是自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 1792年通過借款購買政府債券以穩定美國各銀行以來,沒有一個人曾試圖動用如此強大的金融火力來結束一場危機。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雜誌視此舉具有史無前例的奪權性質,把鮑爾森作爲封面人物,稱他爲「亨利國王」(King Henry)。
這一令人擔憂之舉揭示了62歲的鮑爾森的很多優缺點——解決問題時積極果敢,能夠通過艱苦努力辦成不可能之事,但缺乏政治天賦,對市場經濟的把握不像經濟學家,而像實幹家,對憲法規定的分權而治充耳不聞。
他在此次危機中採用的策略像是一位強硬的執行長,而非政治家。這不是體現官僚謹慎的時候,而是一個危險時刻。他需要權力,用任何自己認爲合適的方式花掉7000億美元,購買各種金融資產以穩定金融體系。鮑爾森僅用了兩頁半的紙張便將這一紓困要求提交給美國國會。
您已閱讀18%(443字),剩餘82%(19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