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來,歐盟和中國似乎達成了交易,以解開紡織品配額這團亂麻。除非歐盟成員國表現出比以往更愚蠢的固執,否則壓港的胸衣將從倉庫放行,明年的中國進口配額也將相應減少一些。
商店貨架上將擺滿秋季商品;歐洲服裝生產商也將皆大歡喜。該協議是歐洲貿易外交的一大勝利,人人都成了贏家——但例外的是零售商、歐洲消費者,以及(最重要的是)備受打壓的自由貿易原則。零售商將被迫把明年的服裝採購交給效率更低的生產商,而消費者最終將爲此買單。
這一不光彩的短期解決辦法正好來得及時,讓此事不再上報紙頭版,而把位置留給本週的歐中峯會,但對達成此種協議的反對聲音並不會因此而有絲毫減弱。推遲讓世界上最好的紡織品生產國獲得應有的市場份額,這在過去就是一個糟糕的主意,現在仍然是。
您已閱讀36%(322字),剩餘64%(5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