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紡織品設置進口配額的做法遭遇慘敗,人們對此批評和嘲弄,但現在是爲它說幾句公道話的時候了。異乎尋常的是,這不經意間幫了自由貿易的忙,因爲它暴露了非自由貿易顯而易見的荒謬之處。
開放市場經濟上的益處雖然確確實實,但很難精確量化,因爲這種好處是長遠利益,而且範圍廣泛。但對實施者和實施對象而言,貿易保護的成本更容易確定。自歐盟6月份洋洋自得地敲定配額協議以來,人們看到的成本再清楚再殘酷不過了。
人們本以爲配額協議會給市場帶來確定性,但事與願違,隨著受阻的中國紡織品在歐洲港口堆積如山,協議帶來一片混亂。歐洲健康的零售業嚐盡了苦頭,但慘淡的歐洲紡織業並沒有新增任何就業機會。的確,事實可能證明,配額制基本上是徒勞之舉,因爲來自中國的進口將及時被來自其它發展中國家的進口,而不是由歐洲製造的產品所替代。儘管如此,由於零售業陷入混亂,歐盟各成員國在解決措施上爭吵不休,上週還上演了奇怪的一幕:歐盟同意放寬限制,並懇求中國政府幫助解決歐洲人自己造成的問題。
您已閱讀26%(425字),剩餘74%(12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