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0萬英國年輕人拿到自己的普通中學會考(GCSE)的成績。它是這些年輕人11年讀書的一個總結。它也是一個十字路口,學生們的未來取決於會考結果和他們接下來的決定:是攻讀A級課程,然後上大學,還是去參加職業培訓,或者直接參加工作?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當中第一次作出有關自己前途的重大決定。但有很多人對「冒險」這一概念深惡痛絕,因爲英國教育體系瀰漫着荒誕而又根深蒂固的「政治正確」意識。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任,而不僅僅是享受「權利」,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按照這些危險的思路,年輕人不能接觸成功、失敗、冒險、競爭這些概念,否則會被這些概念摧殘。哪怕學生事實上並沒有掌握某課目的基礎知識,或者更坦白地說,哪怕他們根本就不會讀寫,考試也不能讓任何人不及格,也不能把任何人的志向拔高,以免他們失望。
這種居高臨下的方式侵蝕了競爭精神,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經濟中,這種競爭精神本應是推動我們成功的關鍵動力。英國居然還有人呼籲用「延遲成功」來取代「失敗」一詞。假如進入職場的人連起碼的讀寫都不會,成功(無論延遲與否)從何說起呢?
您已閱讀30%(460字),剩餘70%(10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