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量化,未必無法管理

量化固然重要,但不應將其神化。世界上再好的量化手段,都取代不了管理技能和敏銳性。有些商業活動無論如何也無法量化,管理的有些方面永遠需要靠直覺。

有一句俗話說,「你管理不了你無法測量的東西」,這話常被人用來描述基準比較(Benchmarking)的做法。基準比較是將績效和一定的標準進行對比。使這種做法流行起來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哈佛教授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 另一個是諮詢顧問戴維諾頓(David Norton)。兩人1996年合著有《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一書。書中作者爭辯說,「你管理不了你無法測量的東西,你測量不了你無法描述的東西。」

在20世紀早期,「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裏克溫斯洛泰萊(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把測量當成了自己的靈丹妙藥。如果一個工廠被「泰萊化」,那麼就會有幾十個工程師,事無鉅細地把工廠的所有東西都加以測量,測量的對象包括完成具體任務的時間、加工的速度、殘次率、休息時間、機械的維護時間等。

利用收集到的數據,泰萊的團隊開始對工廠進行重組,使之運轉更爲高效。在1990年代早期,商業流程再造的一些技巧也不外乎這些。

您已閱讀36%(439字),剩餘64%(7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