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丹麥、瑞典和芬蘭等國部長警告說,歐盟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造成的零售業問題不僅將損害消費者,而且會導致就業崗位減少,因爲大量歐洲貿易公司可能因此破產或出現鉅額虧損。
各國部長們今天在《金融時報》上撰文,敦促歐盟當局重新審查中國出口配額,稱這些配額的實施「沒有恰當考慮現代商務的現實」。撰寫文章的部長包括荷蘭外貿大臣卡琳•範根尼普(Karien van Gennip)、丹麥經貿大臣本特•本特森(Bendt Bendtsen)、瑞典工貿大臣托馬斯•厄斯特羅斯(Thomas Östros)和芬蘭外貿部長保拉•萊赫託邁基(Paula Lehtomäki)。
他們建議,限制措施不應適用於根據6月份配額宣佈前達成的合同而進口的貨物,以此作爲包含10類中國紡織品的新中歐紡織品協議的一部分。由於中國套衫和男褲已突破2005年的配額,庫存積壓分別達到5800萬件和1500萬條,因而導致出貨困難。
您已閱讀54%(392字),剩餘46%(3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