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勒索軟體攻擊:到底該不該支付贖金?

英美政府公開建議不要支付贖金,擔心此舉可能造成惡性循環,但支付贖金可能比從備份中恢復數據或系統更便宜。

付贖金還是不付贖金?對於那些不幸遭到勒索軟體攻擊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勒索軟體攻擊——網路犯罪分子鎖定受害者的數據或電腦系統,只收收到贖金纔會釋放——在2020年和2021年爆發,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間向遠距辦公的轉變使組織更容易受到駭客攻擊。

但這種趨勢似乎正在轉變。美國安全公司SonicWall在其《2022年年中網路威脅報告》中指出,勒索軟體的嘗試次數下降了23%。它將此歸因於幾個因素——包括願意向網路犯罪分子支付贖金的組織數量「下降」。

您已閱讀12%(229字),剩餘88%(16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