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烏克蘭的反攻讓普丁在國內陷入重圍

基輔的軍事勝利迫使俄羅斯總統做出他希望避免的選擇。
本文作者是英國《金融時報》特約編輯、索菲亞自由戰略中心(Centre for Liberal Strategies, Sofia)主席,維也納國際酒店管理學院(IWM Vienna)研究員

加拿大分析人士邁克爾·麥凱(Michael MacKay)本週早些時候在Twitter上寫道:「烏克蘭軍事指揮官的天才之處在於,把他們的部隊調動到俄羅斯人沒有的地方,迫使俄羅斯人從他們所在的地方撤退。」俄羅斯國內的情況也正是如此。雖然俄羅斯軍隊通過撤退避免了被包圍,但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發現自己在莫斯科被政治包圍了。

正如「戰爭」一詞終於出現在政府控制的媒體上(先前入侵烏克蘭被稱爲「特別軍事行動」),要求全面動員的強硬派成爲了俄羅斯總統的最大問題。

在未能佔領基輔並推翻烏克蘭總統弗拉迪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之後,克里姆林宮公佈了一項可以總結爲以下的戰略:用可用的人力佔領儘可能多的領土;對烏克蘭經濟造成儘可能大的損害;組織被佔領領土的公民就併入俄羅斯進行投票,從而製造一種不可避免的感覺。

您已閱讀27%(469字),剩餘73%(12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