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

新冠疫情導致預期壽命出現二戰以來最大降幅

牛津大學對發達國家的研究發現美國男性受大流行病的影響最大。

新冠肺炎疫情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引發了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預期壽命下降,其中美國男性遭受的損失最爲嚴重。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科學家領頭的一項研究對歐洲、美國和智利大部分地區的29個國家的死亡記錄進行的研究發現,發現有27個國家的預期壽命在2020年出現下降,其規模使多年來在死亡率方面取得的進展蕩然無存。

在大多數國家,男性的預期壽命下降幅度大於女性。美國男性的預期壽命降幅最大,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2.2年,立陶宛男性緊隨其後,下降了1.7年。

您已閱讀23%(236字),剩餘77%(7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