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股市發出明確信號,多元化投資纔是上策

高估值表明,投資者不應只看科技股和消費類股。
本文作者是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歐洲、中東和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

我們應該對股市估值有多擔心?在我與客戶的日常交談中,投資者似乎並不確定。

一方面,他們可以看到美國經濟正在迅速反彈,歐洲大陸的疫苗推出速度更快,各國政府和央行都不急於抑制刺激措施。對於全球經濟而言,好日子似乎即將到來。

與此同時,許多地區的股票估值令人擔憂。一個關鍵指標是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提出的著名的經週期調整本益比。對於美國股市而言,這種水準在其140年的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就是2000年的科技泡沫。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壯觀的破產。

您已閱讀21%(294字),剩餘79%(11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