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週報

FT人工智慧週報

親愛的讀者,您好,以下是FT中文網爲您帶來的人工智慧領域最新動態。

前英特爾CEO蓋爾辛格稱,TSMC在美投資無法恢復晶片製造主導地位。DeepSeek改變中國AI格局,新創企業調整戰略。CoreWeave面臨75億美元債務,計劃通過IPO應對。投資者對其高風險和資本密集度表示擔憂。

前英特爾CEO:台積電的承諾無法重振美國晶片製造地位

前英特爾CEO蓋爾辛格稱,儘管TSMC在美投資1000億美元,但因缺乏研發領導力,無法恢復晶片製造主導地位。川普關稅未能改變TSMC核心研發仍在臺灣。蓋爾辛格現任Playground Global,認爲美國在AI領域領先,輕視中國DeepSeek的低成本技術。英特爾新CEO譚力博面臨晶片挑戰,英特爾夢想能否重啓?蓋爾辛格調侃道:「AI令人興奮但太貴」,呼籲削減成本以普及AI。

中國人工智慧新創企業全面改革商業模式

在中國的AI競賽中,DeepSeek的R1模型稱霸,Zhipu忙於IPO籌資,01.ai與阿里巴巴合作,百川瞄準醫療。Moonshot削減行銷預算以訓練模型。投資者擔心Zhipu虧損,但採用DeepSeek的開源模型或許能扭轉局面。正如Hugging Face的王所說:「爲何花費數百萬在劣質模型上?」這正是「打不過就加入」的經典場景。

CoreWeave面臨75億美元債務的償還,考驗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CoreWeave計劃通過27億美元IPO應對75億美元債務,估值320億美元。儘管收入飆升,但自2022年以來虧損15億美元。公司借款129億美元,欠債80億,年利息近10億。投資者疑慮重重,輝達CEO卻「超級自豪」。CoreWeave採用「買或付」模式,通過債務融資建晶片集羣,租賃數據中心,2024年負債26億。收入集中於少數客戶,微軟佔62%。與OpenAI達成120億美元協議,IPO前獲3.5億股權。流動資金58億,未來收入義務151億。2024年支付9.41億債務,約佔29億淨現金流的三分之一。今年因4億貸款和12月到期的10億貸款,債務將增至35億。借款條款要求迅速還債,以抵消晶片抵押品的快速貶值。輝達黃仁勳戲稱自己是「首席收入破壞者」,因新AI晶片使舊產品過時。投資公司高階主管稱:「他們用短期債務融資資本密集型業務,抵押品(輝達GPU)貶值,這不理想。」大部分借款來自23年7月和24年5月的23億和76億「延遲提款定期貸款」。24年12月又獲10億貸款,IPO時需全額償還。去年從摩根大通和三菱日聯領頭的銀行財團借款,利率12%。一位做空AI公司的投資者稱:「三分之一現金流用於償債,考慮到風險和資本密集度,這是個大問題。」CoreWeave拒絕置評。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讀者評論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