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Lex專欄:大學捐贈基金可能需要告別「耶魯模式」

精英私立大學將大筆資金投入非流動性的另類投資,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這種做法現在似乎值得懷疑。

就當是安德魯•高爾登的畢業倦怠吧。這位普林斯頓大學捐贈基金負責人在任職30年後即將退休。在他離開之際,該學院對私人股本(包括風險資本)的配置已攀升至40%。

這高於普林斯頓大學設定的30%的目標。這一比例躍升之際,正值IPO和併購市場低迷,各大巨擘正努力向有限合夥人返還現金。高爾登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對這種情況表示遺憾,稱目前對私人市場投資者來說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環境」。

這些困難適逢去年年初以來公開市場的飆升。在截至2023年6月的財年中,普林斯頓大學的捐贈基金回報率爲負1.7%,使其價值降至340億美元。在過去的25年裏,精英私立大學一直遵循「耶魯模式」,將大筆資金投入非流動性的另類投資,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高爾登就是耶魯出身)。

您已閱讀35%(324字),剩餘65%(6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