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解讀

爲什麼經濟不能再決定美國大選的結果了?

美國的極端黨派選民表達的經濟情緒反映了他們的政治——這在歐洲並非如此。

當美國政治策略家詹姆士•卡維爾(James Carville)——那時作爲總統候選人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的高級助手——宣稱贏得1992年大選的關鍵之一是「經濟,笨蛋」時,他其實揭示了政治中最根本的真理之一。

幾十年來的衆多選舉已經可靠地證明,選民對經濟困境的反應並不積極,他們會對執政黨進行懲罰,而一個能讓選民感到更富裕的政府則有很大可能抵擋住挑戰。

但是,如果卡維爾向柯林頓的任何一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繼任者提出同樣的建議,其真實性和有效性都會大打折扣。

您已閱讀15%(236字),剩餘85%(13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