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上週,中國最受關注的經濟指標除了在兩會期間宣佈的2024年成長目標設爲5%之外,還有1-2月出口的超預期強勁成長。其中,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與第五大貿易伙伴俄羅斯對華雙邊貿易的穩健成長成爲重要驅動力,也是新的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下中國對外貿易關係轉型成果的體現。同期中國與巴西和印度的貿易額飆升33.3%和15.8%,更是令人矚目。
2024中國兩會
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目標設爲5%左右
中國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列出了今年最重要的年度經濟目標,以及應對經濟放緩的計劃。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四大重點
沈建光:兩會報告發布後,也有一些市場聲音認爲,其中設定的目標、部署的政策、提出的任務沒有超出預期。5%的增速目標達成並非易事。
兩會觀察:新能源汽車行業成中國各省最大焦點
尤曉鶯:在對各個地方兩會已經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提案進行梳理後發現,「新能源汽車」是今年中國各省級政府與工商學界最關心的能源熱點。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老調與新意
葉勝舟:中美爆發科技戰且將長期存在,中方對基礎研究和高科技投入持續迅猛成長,爲未來投資,國際媒體對此關注度遠不如軍費。
中國經濟
中國貿易復甦,增速超預期
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出口同比成長7.1%,增幅高於分析師預測的1.9%,部分得益於電子產品及對俄出口增加。
中國的過剩儲蓄是一種危險
沃爾夫:隨著房地產繁榮的終結,管理過剩儲蓄已經成爲一項挑戰。中國必須在收入和支出分配上做出決定性轉變。
取消在華外資銀保業股比限制:鯰魚還是毒藥?
何適、程正濤:爲了穩定外商在華投資,爲更多的國際合作和資源的流入創造良好的環境,推動金融強國建設,中國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是必然選擇。
中國不太可能出臺強有力的刺激措施
分析人士表示,當局將頂住市場要求採取更強勁刺激措施的壓力,而是會聚焦於將中國打造爲先進位造業超級大國的長期目標。
中國產能過剩的風險有多大?
梁巖:結構性產能過剩通常與需求結構的變化、投資決策的失誤、產業政策的失調等因素有關。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結構性的產能過剩其實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
豬肉價格暴跌,中國努力穩定生豬數量
豬肉價格大幅下跌加劇了通縮壓力,中國將「更好發揮」政策調控的保障作用,「防止生豬產能大幅波動」。
瑞銀稱今年中國「國家隊」已購買570億美元ETF
該行對54隻中國ETF的超額交易進行計算後得出上述數字,表明國家隊在穩定中國股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黃金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
美國降息的希望和中國投資者的「驚人」買入幫助推動了金價上漲。
大國關係
如何看待中國連續八年成爲德國最大貿易伙伴?
袁傑:2023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再創新高,充分體現了德國經濟界對中國市場的信任,並將會進一步推動德中經貿關係向前發展。
美國擬立法迫使字節跳動從TikTok退股
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已提出立法,規定除非TikTok的中國所有者字節跳動放棄控制權,否則將禁止TikTok在各應用商店上架。
中國在外交競賽中有超越美國之勢
尼蘭:至少在一個經常被忽視的衡量全球影響力的指標上,中國多年來處於領先地位,這個指標就是外交網路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