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我們有關阿富汗局勢的系列報導和評論持續成爲讀者關注的焦點。歷史學者秦暉撰寫的阿富汗系列文章從阿富汗歷史講到塔利班的崛起,再到中國與阿富汗關係中不可不提的「巴鐵」巴基斯坦歷史與現狀,條分縷析這個熱點地區錯綜複雜的恩仇糾葛。在西方的人員撤離行動步入尾聲之際,一場導致重大傷亡的恐怖襲擊不但令美國拜登政府更加灰頭土臉,更預示著阿富汗未來局勢的混亂與危險。

阿富汗局勢

拜登正在面臨「卡特時刻」?

盧斯:拜登的名字將永遠與美國撤出阿富汗的方式聯繫在一起。但他還有機會在其他方面好好表現,挽回政治局面。

塔利班與「巴鐵」

秦暉:講阿富汗亂局的「內因」與「外因」,都繞不開巴基斯坦。美國要介入萬里之外又無海岸線的阿富汗,更是隻能與巴基斯坦合作。

誰是塔利班?

秦暉:塔利班利用窮人的命去打仗,未必就是爲了窮人,正如他們利用富人的錢去打仗未必就是爲了富人一樣。爲了自己掌權,他們既利用窮人也利用富人。

平心而論看「巴鐵」

秦暉:除了阿里•布托這一例外,中巴友好基本都屬於利害權衡之交,與文化、制度、信仰等等方面的一切相似無關,當然更與感情無關。

喀布爾陷落、酋長國與全球時空的裂解

孫興傑:全球時空秩序隨著「喀布爾陷落」而進入裂解的加速通道,未來的世界或許要經歷一段相當長的「混沌」時期。

阿富汗:「帝國墳場」與「帝國棋子」

葉勝舟:阿富汗未來有五個看點,是否9月11日成立新政府?是否爆發長期內戰?是否有民權和人道災難?是否再次成爲恐怖主義溫牀?是否成爲一個正常國家?

全球貿易與供應鏈

中國需求前景改善推動大宗商品價格反彈

中國週一宣佈自7月以來首次報告零新增本土新冠病例,緩解了外界對全球最大原材料消費國大宗商品需求受到巨大沖擊的擔憂。

航運業高階主管警告集裝箱船短缺加劇

新船訂單激增,但仍不足以滿足全球物流需求成長,未來幾年的集裝箱船供應很可能依然緊張。

供應鏈一團糟,爲何貿易還如此高速成長?

一方面全球供應鏈現在問題不斷,另一方面出口額卻處於歷史最高水準,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可從經合組織最新數據中得到解釋。

中美科技巨擘:各有各的苦惱

美國科技巨擘最終會如何沉淪?

夏爾馬:自1970年以來,那些在一個10年末排進全球前10的企業,在下一個10年末繼續呆在榜單上的幾率不到五分之一。

拼多多的新階段

劉遠舉:拼多多實現單季盈利,或許能證明其有規模盈利能力,但對於行業而言到底有多大程度不會陷於零和遊戲中,又能持續多久,很難下斷言。

蘋果在App Store支付方面做出讓步

蘋果稍微放鬆了限制,可能會允許一些數字交易繞過App Store,該公司因涉嫌反競爭行爲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法律和監管壓力。

中國高院發佈典型案例對「996」發出警告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發佈了一批新的「典型」案例,就企業中存在的工作時間過長現象發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