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藝術

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怎樣?

吳可佳:美國宣佈將於明年年底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對文化藝術領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業內人士怎麼看?
2017年10月20日

大衛•霍克尼刷爆歐美藝術圈

倫敦泰特、巴黎蓬皮杜和紐約大都會,三家美術館聯合推出大衛•霍克尼巡展,讓這位英國在世畫家成爲焦點。
2017年9月28日

藝術節是怎麼成爲愛丁堡文化品牌的?

宋佩芬:今年是愛丁堡國際藝術節、邊緣藝術節的70大壽。「二戰」後這個節的創辦,則是出於偶然。
2017年9月1日

尹吉男:目前尚無有定論的王羲之真跡

吳可佳:尹吉男主張帶著疑問去看真跡:沈周的畫裏畫不畫房子?房子怎麼畫的?早晚期有何不同?
2017年8月4日

藝術地產究竟能走多遠?

馬繼東:依託銀川當代美術館,銀川市房地產行業唯一的女企業家劉文錦女士正在藝術地產領域進行大膽的試驗。
2017年8月2日

中央美院葛宇路挑戰了什麼?

陳振鐸:當下太需要葛宇路這樣的藝術家,爲公共生活提供有趣創意並引發討論,中央美院應爲產生這樣的學生而自豪。
2017年7月31日

藝術家能爲拯救海洋做什麼?

宋佩芬:維也納,來自藝術、科學、哲學、法律界的專業人士紛紛「表演」知識,跨學科詮釋「救海」理念。
2017年7月18日

前澤友作:我爲何砸7.6億買「塗鴉」?

劉裘蒂:日本藏家前澤友作購買藏品從來不會尋求第二個意見。他認爲藝術收藏不該以別人的建議或推薦爲起點。
2017年7月5日

北京的昨日與明日

許知遠:Lois Conner讓我看到亢奮、擴張、自以爲是的北京的另一面,它被遺忘的往昔,孤獨、靜謐與沒落之美。
2017年6月16日

藝術家謝德慶的極端實踐

吳可佳:謝德慶以系列極端行爲表演蜚聲國際。在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他講述作品幕後的掙扎與思考。
2017年6月9日

中國少了個川久保玲

劉裘蒂:川久保玲打破常規的原創精神和創造市場的格局,是中國時裝界所缺乏的。
2017年6月6日

LACMA館長高文:要取消文化等級

吳可佳:西方藝術仍將歐洲藝術放在絕對重心。美國洛杉磯郡立美術館館長兼CEO麥克•高文希望消除現存的文化等級。
2018年3月12日

中國當代藝術中心會是上海嗎?

馬繼東:雖然北京有天然優勢,但過去幾年,上海在藝博會、美術館、展覽和新藏家上都更勝一籌。
2017年5月16日

黑天鵝雕塑引發的黑天鵝事件

馬繼東:北京金融街一座黑天鵝雕塑展出3小時後被緊急撤下,這是藝術和商業資訊不對稱所致。
2017年4月20日

LightByte:傳遞用陽光製成的資訊

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包盛盈的設計,能將遠方親友的資訊透過陽光呈現在牆壁或地板上,包括一個笑臉或一句問候。
2017年4月20日

藝術品市場的「馬雲」現象

伍常:拍賣場的天價成交額沒什麼意義。新藏家還不如多瞭解一下西班牙畫家畫的「馬雲」爲何受市場追捧。
2017年4月7日

轟動倫敦的數位藝術展

靜楠:倫敦佩斯藝術館「超越邊界」展覽,由日本teamLab創作,用四維光電,讓觀衆參與創作。5月來北京。
2017年3月30日

「川普」震盪美國藝術市場?

吳可佳:美國藝術圈「反川」和「挺川」公開對立。川普(又譯川普)對國家藝術基金的態度也激起業內震盪。
2017年2月10日

中國藝術展進入「互動」時代

方翔:上海開年藝術大展詹姆斯•特瑞爾回想展因互動特質備受期待。觀衆不再滿足於被動觀摩,而期待共同創作。
2017年1月20日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聽什麼?

張璐詩:歐洲人喜歡在元旦前夕狂歡至深夜,第二天打開電視機聽一場舒緩的音樂會。在奧地利,這習慣延續至今。現有90個國家直播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2021年10月28日

中國富豪提議將名畫證券化

盛大集團創辦人陳天橋向蘇富比提出,可以透過成立藝術品的股票來降低投資門檻,從而挖掘亞洲更廣泛的市場。
2016年12月29日

2016藝術市場:「精品」狂歡VS.「普品」黯然

馬繼東:2016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珍品屢創新高,普品日漸式微,精品被熱捧,中堅力量疲軟,希望與困難並存。
2016年12月27日

呂克:我喜歡比上海「醜陋」的北京

FT中文網撰稿人張璐詩:比利時著名藝術家呂克擅長用藝術作品反映社會與政治。在他眼裏,北京雖不像上海那麼精細,卻更像中國。
2021年10月28日

《靈魂辭典》:藝術家叩問中國人的靈魂

老愚:九十分鐘、沒有一句臺詞的先鋒實驗戲劇《靈魂詞典》,表現當下中國人掙脫世俗桎梏,迴歸性靈生活的歷程。
2016年12月9日
|‹上一頁‹‹1617181920212223242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