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藝術

離開喀布爾:塔利班迴歸後發生了什麼

阿富汗實行民主20年後的一天早上,總統出逃,戰鬥人員進入城市。我和兒子逃了出來。
1天前

西安「出殼」展:藝術對商業一次「硬剛」

薛莉:與藝術和商業的通常合作不同,這個展覽由藝術家單方面挑選商戶,提出藝術方案,再由商戶決定是否合作。商戶能接受藝術家天馬行空的創意嗎?
3天前

藝術家勞倫斯•萊克利用AI探索機器人是否會感受到痛苦

2024年弗里茲藝術家獎的獲得者創造了一個有情緒問題的「護理機器人」。
2024年10月6日

西方奢侈品牌藉助文化聯繫引起中國買家共鳴

展覽、委託當地藝術家和教育活動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2024年10月5日

尋找日本「失落」的藝術

一家博物館的關閉揭示了泡沫經濟時期所獲得的大量藏品,並警告企業變革即將到來。
2024年10月5日

安東尼奧•帕帕諾:指揮家要盡力激發靈感,但演繹不是隨心所欲

張璐詩:這位義大利裔的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表示,他理解義大利人的鬆散和熱情,但管理樂團,必需注重專業和自律。
2024年9月29日

抽象藝術家何偉:70%註定+30%偶然

薛莉:何偉發現,具體的形象很容易引起觀者思考:這個人在幹什麼?是男的女的?而理性思考會阻礙觀者進入感性。逐漸地,他把形象一點點剔除了。
2024年9月27日

對話蒲英瑋:貼上標籤,撕掉標籤

蒲英瑋說,一個藝術家總要面對很多石破天驚的時刻,因此TA必須擁有構建生命強度的能力,「能把自己的表達最終變成一種『存在』,這就是厲害」。
2024年9月26日

展覽「不信則無」: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薛莉:這個展覽瞬間把觀者拉回本世紀前十年。那是中國當代藝術狂飆的十年,藝術家普遍有「在野」精神。
2024年9月20日

藍騎士藝術徵件展:一場捍衛心靈的冒險

薛莉:這是一次向青年藝術家公開徵集作品後的徵件展。這羣40歲以下的青年藝術家,呈現出與上兩個世代創作者截然不同的面貌。
2024年9月13日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音樂是生命的隱喻

演出中巴倫博伊姆未說一語,步態蹣跚。但在散場時,臺上包括巴勒斯坦、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在內的年輕樂手們,都紛紛轉向彼此並張開雙臂,一切結束於擁抱之中。
2024年8月30日

NFT已死?

林薇:NFT市場的降溫,表明未來NFT行業的發展不僅僅依賴市場的投機行爲,而是更加註重實際應用和用戶需求。
2024年8月27日

蘇施美術館:從藝術史中打撈「她們」的作品

宋佩芬:這家地處瑞士偏遠山間、遠離塵囂的美術館,卻致力於重新發現那些在男性敘事所主導的藝術史中被埋沒的女性藝術家。
2024年8月23日

勞倫斯•韋納:言下之意

魏寧均:勞倫斯•韋納的「語言雕塑」並不只是那些印在不同材料上的文字,它也和觀看者的凝視,以及由此而發的浮想聯翩息息相關。
2024年8月23日

班克西,深受市場喜愛的神祕街頭藝術家

他繼續利用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干預行動來鍼砭時弊。
2024年8月17日

浦東美術館館長李旻坤:我是藝術外行人

薛莉:開館3年的浦東美術館以一系列高質量展覽贏得口碑。董事長李旻坤自稱「兼任浦東美術館觀衆」。
2024年8月16日

丁乙:藝術家需要不斷了解自己和世界

Luning Wang:在Château La Coste舉辦「預示與回望」大型回顧展的藝術家丁乙,講述有關藝術創作的視野和意識。
2024年8月16日

這位傢俱雕刻師破解了人類早期文字的密碼嗎?

一位勇敢的公民科學家堅信,洞穴壁畫中動物之間的圓點和「方格」並非表象那麼簡單。
2024年8月11日

畫廊主Timothy Taylor:選藝術家主要看直覺

薛莉:作爲諸多知名藝術家的幕後推手,Taylor談論40年藝術經紀的祕訣以及和英國皇室家族聯姻對生意的影響。
2024年8月9日

大館藝術主管皮力:觀衆想看的展,和我們想讓觀衆看的展

薛莉:在商業氛圍濃厚的香港,觀衆能否消化「布魯斯•瑙曼」這樣的藝術展?皮力希望先把觀衆帶到當代藝術的起源中去。
2024年8月2日

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掌舵人的「糧倉藝術展」

宋佩芬:作爲挪威Kunstsilo美術館的創辦人,尼古拉•坦根推動將一座廢棄的糧倉改造成了北歐現代藝術的新地標。
2024年7月19日

路易絲•布爾喬亞羅馬特展:傑作的記憶與蛻變

Luning Wang:當路易斯•布爾喬亞的作品進駐羅馬博而蓋塞博物館,屬於不同時代的藝術佳作在回望過去與預測未來之間建立起了生動的對話。
2024年7月19日

大都會博物館如何靠「普世」成爲世界最佳遊學地之一?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馬克斯·霍萊因分享了博物館的包容理念和文化使命,講述了藝術是如何促進治癒、學習和變革的。透過展示多元的藝術作品,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鼓勵人們從更多視角理解世界,推動文化交流和個人反思。
2024年7月16日

奈良美智:可愛的形象,陰暗的底色

宋佩芬:那些卡哇伊的形象具有一眼就能識別的標誌性,奈良美智對童年和流行文化的借鑑不僅是懷舊的,也是叛逆和挑釁的。
2024年7月5日
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