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英國氣象局:全球仍在變暖,但速度放緩

英國氣象局科學家表示,人類活動致全球變暖的證據在過去一年裏變得「更充足」了。
2010年11月26日

Lex專欄:全球變暖中的「冷機遇」

不論是更炎熱的氣候,還是節省能源的需求,都意味著取暖、通風和空調設備製造商面對一個旺盛市場。包括中國美的在內的新興市場製造商將向挑戰發達國家的對手。
2010年11月22日

IEA呼籲各國兌現對抗氣候變化承諾

國際能源機構警告說,如果不那樣做將大幅提升油價
2010年11月4日

減排的動機問題

2010年10月13日

如何抑制氣候變化?

牛津大學教授赫爾姆:過去二十年,全球在碳減排上幾乎沒有任何進展。一是因爲京都策略的失敗,二是因爲發達國家篡改減排數字。真正有效的做法,還是推出碳邊境稅。
2010年10月9日

FT社評:氣候研究亟需變革

國際氣候研究機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必須進行根本改革,以降低未來其評估報告中出現偏見與錯誤的可能性,避免再做出誇大氣候變化風險的言論。
2010年9月3日

Lex專欄:高溫天的經濟學解讀

熱浪可能令人討厭,成本高昂,有時還會致命,但待在空調房裏的公司董事們一點也不會介意。高溫天讓許多美國企業發現了更多商機。
2010年8月10日

氣候科學家自毀長城

FT專欄作家克魯克:全球減排努力陷入癱瘓,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爲科學家表現得像社運人士,而非學者。在他們手裏,科學被包裝成行動的理由。
2010年8月2日

科學研究證實氣候變化「不容否認」

研究還顯示出「人類活動影響」的明顯跡象
2010年7月29日

英國「氣候門」醜聞調查結論出爐

調查人員不認爲氣候科學家扭曲、隱藏關於全球變暖的關鍵數據
2010年7月8日

發展中國家抓住減排機遇

作爲哥本哈根協議的一部分,主要發展中國家做出了減排承諾,而推動這一進步的不是在哥本哈根確定的那些減排目標,而是盈利能力。
2010年6月18日

中印:今年很難達成氣候變化國際協定

中方表示,現在距離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還有相當大差距
2010年5月10日

最新研究:全球變暖有明顯的人爲因素

主流科學家正再度掀起一場運動,以回應針對氣候科學的質疑
2010年3月5日

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負責人意外辭職

德波爾同時表示,全球各大經濟體不太可能在今年達成正式減排條約
2010年2月20日

「中國對氣候辯論保持開放態度」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指出,科學界有人認爲氣候變化是自然因素所致
2010年1月25日

中國減排承諾意義重大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錢德瑞:外界對中國減排承諾的批評,爲美國國內反對採取行動遏制氣候變化的人提供了庇護,是阻礙有效的氣候行動的冒險之舉。
2010年1月15日

一個緩慢的開始——哥本哈根氣候會議

很難說這次會議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因爲它也許連一個逗號都不算。哥本哈根以後、墨西哥以前的第一步,即應該是美國透過減排立法。
2010年1月8日

後哥本哈根:我們必須另謀出路

哥本哈根共識中心主任隆伯格:哥本哈根峯會的失敗,或許會使我們警醒:現階段我們必須致力於降低綠色能源的成本,而不是削減碳排放。
2009年12月29日

氣候問題:中國反駁英國指責

英國氣候變化大臣先前稱,中國在哥本哈根峯會上阻止達成更有力的協議
2009年12月23日

氣候變化聯盟顯現裂痕

巴西、南非等國對哥本哈根會議中達成的協議提出了批評
2009年12月23日

歐盟碳排放基準價格大幅下跌

受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影響,碳排放價格昨日大幅下挫,沉重打擊了歐盟碳交易計劃的可信度。據分析師們估算,碳排放每噸價格高於40歐元,才足以刺激對低碳新技術的投資。
2009年12月22日

分析:哥本哈根之後,中國如何謀局?

中國在哥本哈根會談中成功避免作出硬性減排承諾,並且鞏固了外交強國的地位,但未能實現另一個目標:避免被視作一個反面角色。
2009年12月22日

哥本哈根最後激辯的5小時

氣候組織大中華區政策與研究總監喻捷:哥本哈根氣候峯會上歷時五個小時的最後一場辯論,如一個縮影,濃縮了氣候談判近二十年的歷程。
2009年12月21日
|‹上一頁‹‹6566676869707172737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