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民族主義回潮危及亞洲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在印度迎來新總理之後,亞洲四個最強大國家——中印日俄——的領導人,就全都是好鬥的民族主義者了。戰後秩序的多邊主義構想正在讓位於重新興起的大國競爭。
2014年5月28日

烏克蘭危機考驗中國的全球政治雄心

英國財經評論家芬比:北京方面未來幾周的行動,將展現中國政府是否有準備、有能力應對烏克蘭危機。如何在俄羅斯與西方的對峙中做出最符合中國利益的戰略選擇,既是兩難的困局,也是打開新視窗的良機。
2014年4月18日

成長和全球化已非萬靈藥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各國政府通常依賴經濟成長解決政治難題,但新形式的政治衝突對這一傳統藥方已產生「抗藥性」。三種「超級病菌」正引發關注,中東衝突蔓延,中日對抗加劇和西方世界不平等的惡化。
2014年2月4日

美國轉向「管好自己的事」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今年達沃斯論壇的非官方口號將是「美國歸來」。但不應將美國經濟復甦與「超級大國」捲土重來混爲一談。實際上,美國正慢慢退出世界警察角色。
2014年1月24日

展望當今世界大趨勢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世界變得日益富裕,經濟實力正朝著新興國家再分配,但安全秩序卻不斷變弱:中東的戰爭、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等,世人有目共睹。這帶出一個巨大的疑問:中國將如何行動?
2014年1月15日

FT社評:我們應該反思一戰教訓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個世紀後,我們不必擔心世界將面臨那樣一場劃時代的重大災難,但今天與彼時仍有一些令人不安的相似之處。
2014年1月7日

難以理解的2013美國重返中東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克里就任國務卿第一年的重點是重返中東。歐巴馬曾大肆宣傳的重返亞洲戰略似乎被擱置。從兩地的人口和經濟重要性來看,這一選擇讓人難以理解。
2013年12月27日

中國應如何在國際博弈中出招?

美國華裔學者孫滌:國際地緣政治博弈的法則,就是馬基亞維利法則。目前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好時機,因爲歐巴馬政府過分關注國內政治,只是虛與委蛇地應付外交,國際戰略目標含混。
2013年12月19日

中國巨大的「吸引力」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人們明顯注意到,中國越來越自視爲一個值得尊敬的國家。最近,中國往前邁進一步,開始對外界施加更大的影響。
2013年12月13日

新絲綢之路與陸權競爭

中國安邦集團董事長陳功:未來的世界,有可能出現三大貿易軸心:大西洋貿易軸心、太平洋貿易軸心、新絲綢之路貿易軸心,只有中國位居兩大貿易軸心的中間位置。這纔是中國未來雄起的真正原因。
2013年11月22日

俄羅斯外交一團糟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舍斯塔諾維奇:普丁自去年重新擔任總統後,除了對華關係外,俄國與幾乎所有國家的關係都已惡化。俄羅斯迫切需要反思它在世界上的角色。
2013年11月13日

以色列被指「屈服於中國壓力」

據稱以色列政府在中國的壓力下,從美國一起訴訟中撤回了一名證人
2013年7月16日

中國「由陸向海」的戰略挑戰

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孫興傑:中國海疆爭端頻發,由陸向海轉型已成趨勢,關鍵是在周邊建立起穩固成熟的經濟與安全秩序,否則就會在救火式外交中疲於奔命。
2013年6月20日

中國心態:自信與不安並存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中國的崛起爲它贏得了世界其他國家的敬畏,但國內憂患重重、對外依賴嚴重,令中國政府在強大中越發感到不安。
2013年6月7日

公共外交:民衆外交的復興

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孫興傑:歷史上外交的主體是公民個體,政府外交只是例外。近代以來政府壟斷外交,當今卻受到多元權力主體的挑戰,公共外交時代意外歸來。
2013年5月13日

中國在亞洲的角色轉變

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中國經濟實力的成長正在轉變其在亞洲所扮演的角色,但領土爭端及其他爭議性問題也在影響著中國與其鄰國的關係。
2013年5月3日

中國向世界性角色轉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客座教授錢斯:習近平博鰲講話說明中國政府意識到需要扮演世界性角色,而不只是關心與自己直接有關的問題,而這又需要彌閤中外的瞭解差距。
2013年4月9日

中國擬開通西沙羣島旅遊

此舉可能惹惱對南海也有主權主張的鄰國
2013年4月8日

迴歸「溫良恭儉讓」

天則經濟研究所茅於軾:經歷過了「文革」的中國人把「溫良恭儉讓」遠遠拋在了後面,今天不但要撿回它,更要加以發揮,把這個中國優秀傳統推廣到國際關係方面。
2013年4月2日

中國的「責任大國」之路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國際局勢不斷演進,將促使中國擔當起「負責任的利益相關方」的角色。從現狀看,中國或許還未做好準備,但如果能在國際事務上擁有更大發言權,就有可能促成更爲積極的結果。
2013年4月22日

探索中國對外戰略新思維

北京大學特約研究員、山東大學中外戰略對話研究中心主任王敏:中國突然走到世界前臺,行爲舉止還不完全適應。雖頻頻伸出橄欖枝,卻難以換來國際社會的普遍信任,亟需新的戰略思維。中國具備發展中大國、經濟大國和地區大國多重身份,應維護中美、中俄三方大國關係。中國要大而不驕、強而不霸。
2013年3月28日

東西方應學會分享權力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全球化和歐美以外地區的崛起顛覆了舊秩序,戰後的國際治理體系已經破敗不堪,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繁榮與安全,取決於它們能否找到分享權力的方法。
2013年3月28日

達佛斯應該討論的真問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客座教授錢斯:本屆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彈性與動力」,但它更應該討論「新世界秩序」,即從所謂的「發達國家」控制的舊世界秩序,向新的多極化世界的轉型。
2014年1月23日

搞飛彈不如搞貿易

carrier fleet|航母編隊 contour|輪廓,等高線 refurbish|翻新 neuralgia|神經痛 the $64,000 question|50年代起在美國興起的電視知識競答節目,隨後幾十年風行全世界 millennium|千年的
2024年10月15日
|‹上一頁‹‹34567891011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