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汽車

奧迪發佈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汽車

這款車最引人注目的特性是允許駕駛員在交通擁堵時讓車輛進入自動駕駛狀態,駕駛員自己則可舒服地坐在座位上看電視。
2017年7月12日

沃爾沃表示擬終結純內燃機汽車

沃爾沃宣佈,從2019年起其所售車型都將裝有電動馬達,這將使它成爲首家終結純內燃機汽車的傳統汽車製造商。
2017年7月5日

安全氣囊生產商高田申請破產保護

此舉爲美國安全氣囊製造商百利得以16億美元收購高田核心資產鋪平了道路。百利得的東家是中國的寧波均勝電子。
2017年6月26日

長安汽車總裁:國內汽車品牌將減至五個左右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考慮到激烈的競爭,未來五年中國汽車品牌能夠存活五個左右可能已經是非常令人滿意了。
2017年6月12日

重塑福特——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加普:美國汽車製造商的商業模式面臨全球性、多方位挑戰,福特換了CEO來應對挑戰,這項任務極其艱鉅。
2017年5月31日

沃爾沃爲中國打造「三座版」豪車

沃爾沃自從被吉利汽車收購後,便成了針對中國消費者調整西方設計的案例研究素材。該公司有一款車甚至取消了副駕駛座位。
2017年5月24日

吉利集團控股蓮花汽車

吉利將收購馬來西亞車企寶騰49%的股份,作爲交易的一部分,吉利還將收購寶騰旗下老牌英國跑車製造商蓮花51%的股份。
2017年5月24日

柴油:沉默的殺手

柴油由於其燃油效率,曾經被視爲拯救地球的務實方式。 隨後大衆排放醜聞被爆出,現在柴油是二氧化氮汙染的主要原因,正在成爲一名無聲的殺手。
2017年4月27日

沃爾沃擬在美國建廠向中國出口汽車

沃爾沃表示將在南卡羅來納建廠,生產向歐洲和中國出口的汽車,並表示此舉是對中國正奪走美國工作崗位的有力反駁。
2017年4月20日

創投公司

日本豐田公司宣佈成了豐田人工智慧投資公司,而該公司將專注於投資給那些在人工智慧領域剛起步的新創企業。
2024年10月15日

自動駕駛

福斯汽車旗下品牌奧迪發佈了一款可上路行駛的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汽車,儘管行業人士紛紛警告稱,這種允許車主長時間不看道路的系統從根本上說是不安全的。
2024年10月15日

電動汽車

雄心勃勃的美國電動汽車新創企業法拉第未來放棄了在內華達州修建一座價值10億美元的工廠的計劃。
2024年10月15日

中國市場

一汽-大衆將推出第三品牌,目標是7萬元以下的經濟型市場。
2024年10月15日

中國市場

雷諾已採取行動鞏固其在中國市場的角色——該公司同意與華晨中國合資經營一家公司,進軍中國蓬勃發展的商用車市場。
2024年10月15日

電動汽車

北京汽車與戴姆勒公司計劃向北京賓士汽車有限公司共同增加人民幣50億元投資,以加快在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開發。
2024年10月15日

電動汽車

特斯拉表示,第二財季產量不足影響了銷售成長。如果不是電池組產量嚴重不足,第二財季銷量可能會更加強勁。
2024年10月15日

海外市場

中國銷量最高的汽車生產商上汽集團計劃在印度興建首家汽車製造工廠。
2024年10月15日

中資收購

悍馬生產商AM General將把位於印第安納州的一家輕型汽車組裝廠以1.1億美元出售給有中國背景的新創企業SF Motors,後者計劃在該廠生產電動汽車。
2024年10月15日

行業預測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考慮到激烈的競爭,未來五年中國汽車品牌能夠存活五個左右可能已經是非常令人滿意了。朱榮華拒絕透露哪些品牌會存活下來、哪些品牌會失敗,不過他表示,生產商的數量不可避免地會減少。
2024年10月15日

自動駕駛

百度已經與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奇瑞(Chery)和北汽集團(BAIC)建立合作伙伴關係。這些廠商爲百度提供用於測試自動駕駛技術的車輛,地點位於中國沿河古鎮烏鎮。
2024年10月15日

自動駕駛

據路透社北京時間5月31日報導,汽車供應商大陸集團週三與百度公司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自動駕駛和網路汽車。大陸集團在一份聲明中稱,雙方打算開發能夠爲自動駕駛、網路汽車以及智慧出行服務提供解決方案的技術、產品以及商業模式。
2024年10月15日

海外收購

吉利將收購馬來西亞車企寶騰49%的股份,作爲交易的一部分,吉利還將收購寶騰旗下老牌英國跑車製造商蓮花51%的股份。
2024年10月15日

企業戰略

通用汽車公司稱將停止在印度銷售汽車,雖然通用汽車將繼續在印度生產用於銷往其他國家的產品,但該公司撤出全球第二人口大國印度的決定反映了該公司對企業戰略的重新考量。
2024年10月15日

淨利潤成長

利潤成長80%至6,165億日圓,淨利潤大增是因爲不用再計入大規模汽車召回成本。同期收入減少4%,至14兆日圓,原因是在日益飽和的美國汽車市場銷售放緩。本田汽車及其他汽車製造商正在投入巨資開發新汽車,這拖累了收入。
2024年10月15日
|‹上一頁‹‹39404142434445464748››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