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共同富裕」主題相關的經濟政策,正在加速密集出臺。上週公佈的中國第三季度經濟數據遜於預期,而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試點的重磅政策隨即於週末出臺。雖然仍舊是「試點」,但中國高層對正式推出房地產稅的決心已經十分明朗,本次試點的五年期限也顯示全國性房地產稅正式推出的時間表愈加清晰。對於中國經濟來說,這恐怕是近期討論不斷升溫的「結構性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環。

中國經濟

經濟數據疲軟無阻中國長期結構性改革決心

儘管中國經濟第三季度成長疲弱,但分析師表示,中國政策制定者覺得現在有一個重新設計經濟成長模式、擺脫對房地產投資依賴的機會之窗。

GDP跌破潛在成長率,警惕經濟出現慣性滑落

蔡浩、李海靜:在當前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的形勢下,宏觀政策將如何演繹?政策進一步寬鬆還可以期待嗎?

從第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中看到了什麼?

王衍行:從未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有效實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持續顯效,企業預期有望趨於穩定。

中國缺電危機可能持續影響全球供應鏈

儘管中國政府已採取務實的短期對策(包括增加使用煤炭)來解決能源短缺問題,但分析人士預計這些對策不會立即結束電力短缺。

馬雲一年多來首度現身海外

知情人士證實,馬雲正在西班牙度假。這是螞蟻集團IPO被叫停後他首次得到證實的境外行程。阿里巴巴港股週三一度上漲9.2%。

Lex專欄:倚天晶片的意義有多大?

基於安謀架構的倚天710是阿里巴巴多年投資和研究的結果。然而,它不太可能提高阿里的業績,還可能會使其核心電腦系統暴露於政治爭端。

恆大危機

恆大不是雷曼

李楠、陳開宇:許家印的「恆大」之路走到今天,中國監管當局讓做出風險決策的人自擔風險,對規範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恆大危機削弱「大宗商品超級週期論」

綠色轉型的前景促使一些人預見一輪新的大宗商品超級週期,但另一些人指出,中國房地產行業放緩將使大宗商品市場出現逆轉。

Lex專欄:資產出售失敗讓恆大離正式違約更近一步

恆大未支付的第一批離岸債券利息的寬限期將於本週結束,而物業子公司出售計劃告吹令其雪上加霜,恆大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中美關係

從思想上調解中美「戰略競爭」——評馬凱碩《中國的選擇:中美博弈與戰略抉擇》

田飛龍:在這個中美戰略互信的低谷、新冷戰的陰霾的深淵中,該書有著穿透歷史誤解與文明衝突重重迷障的思想光芒與實踐上的指南意義。

中石化與美國企業達成鉅額天然氣進口協議

這家油氣巨擘及其子公司與Venture Global LNG簽署三項長期供應協議,將使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的天然氣增加一倍以上。

2020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評述

黃鎣祺:即使在疫情帶來投資要素受限的背景下,中國對美直接投資依然維持一定的流動性,這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