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G20後,中美關係走向何方

沈建光:中美在經貿領域與科技領域,均存在較大合作空間。川普連任壓力下通過階段性中美談判成果討好選民;美國經濟已出現週期見頂的特徵。

6月29日的大阪G20峯會上,中美兩國元首達成共識,重啓貿易談判,且不再對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加徵新的關稅,避免了中美貿易爭端進一步惡化的風險。在筆者看來,此次中美兩國元首在G20期間就重啓貿易談判達成一致,表明現階段,中美雙方均有達成協定的訴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而今年6月初,筆者赴美國訪問,先後到訪矽谷、西雅圖、華盛頓和紐約,拜訪了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的經濟學家團隊,與政界、學術界人士就中美關係進行了廣泛交流,並參加了2019中美金融研討會。結合近期美國之行見聞,筆者認爲,川普連任壓力下通過階段性中美談判成果討好選民;美國經濟已出現週期見頂的特徵;美國國內政界、商界在中美爭端中不盡相同的訴求和政策分歧均是川普在G20妥協的原因。

爭取連任是川普外交政策的核心訴求

您已閱讀10%(339字),剩餘90%(29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