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去還是留?西方消費品牌的俄羅斯困境

一邊是西方消費者呼籲退出俄羅斯的壓力,一邊是這樣做對企業、員工和消費者的影響,消費品跨國公司不得不努力在這兩者間尋求平衡。

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入侵烏克蘭導致西方知名品牌從俄羅斯撤出,但並非所有公司都加入了這股潮流。

過去兩週,隨著蘋果(Apple)暫停銷售,英國石油(BP)匆忙宣佈退出,那些生產俄羅斯人日常生活所依賴的產品——從食品、嬰兒配方奶粉到個人護理用品——的跨國公司,正糾結於是否繼續留在俄羅斯。

自蘇聯解體以來,除了供應基本日用品外,這些公司——包括美國軟飲料集團百事(PepsiCo)和英國家居用品製造商聯合利華(Unilever)——通常在俄羅斯擁有大量製造業務,並僱用數千名當地員工。

您已閱讀7%(252字),剩餘93%(33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